9月25日上午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在322会议室举行。本次备课会围绕“如何管理情绪”这一主题展开,创新引入“学生观察团”环节,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教研,直接聆听学生对课堂的真实反馈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贴近学生需求。
活动中,马晟老师首先进行课程试讲。她以“如何成为自己的情绪CEO”为题进行试讲,并围绕大学生常见的不合理信念,通过思维探索游戏、案例讨论等互动方式,引导学生学习“快乐密码”“快乐清单”等情绪调节方法,课堂设计突出实用性与参与感。随后,赵云亨老师以“让情绪变晴天”为主题进行说课。她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对情绪的界定切入,结合军训等现实情境,系统讲解情绪的产生机制、常见困扰及应对策略,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经验的结合。
在集体研讨环节,教师们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展开了多角度、深层次的交流。有教师指出,应在讲解具体情绪调节方法前,帮助学生明确情绪的基本定义与分类,夯实认知基础;也有教师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学视频的时效性与内容贴合度,并合理控制小组讨论规模,以提升课堂互动的实效性。学生代表也从学习体验出发踊跃发言。有同学表示:“案例如果能更贴近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场景,会更容易代入和理解。”这类来自课堂主体的真实反馈,为教学优化提供了鲜活的一手依据,也体现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在集体备课中的落地。
心理中心表示,将把“师生共建”机制持续融入集体备课,使教学研讨真正从“以学生为中心”出发,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,切实助力学生提升心理素养、实现积极成长。